|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你不能死,更不能死在这!”、“十一年一回,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今天听爷爷讲当年他因为成分问题招工、工农兵大学都不能去。镇上中学招英语老师,全镇只有爷爷懂英语(因为当时外语基本都是学俄语,但是爷爷那个学校有英语班)但是大队就是不批准,一个知识分子的书白念了,比自己没知识的人,比自己穷的人都能有各种机会上进。。。。但就是这样的落差,爷爷从来都不曾自寻短见,所以他今天对那些跳楼而死的孩子们感到非常愤怒,”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活下去?”1977年,爷爷三十岁,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村夫,走上考场,考了全县第二名,但是他为了家庭选择不去读大学。2009年这片刚出来时,爷爷带着我去看了这场电影,当时我什么都看不懂。爷爷在旁只是无语凝噎。今日补标
这部电影大概是在十年前看的吧,父辈们的人生大考,他们考过了,才有今天自己优越生活的基础。77年那次考试突如其来,所有参与者并无心理准备和建设,只知道前方有幸福在等待,凭的是混乱年代对内心的坚持和知识的热爱。那次,父母通过了自己人生大考,开启了自己新的篇章。人生可能会面临如是的大考屈指可数,相信自己多年阅历的积累,相信自己对幸福的坚定追求,相信对自己生活的全然把握,焦虑和不安不过是心理的正常反应,加油,自有一份幸福生活展现在眼前。马上要面临驾考,已经过一次,早有一份信心在心间,毕竟人生已面临过无数次大小考,自己也从一个战斗力只有5的学渣,考到了学霸的最高境界。
一群人也是一代人,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回忆,于这些年轻人而言,1977或许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也是春回解冻前的先兆。最难忘的场景,是清晨拖拉机在半路上坏了,准备赶考的知青们在雪地里一路夺命狂奔,跌跌撞撞又狼狈不堪,其实他们追赶的是时间,被耽误的十一年青春,亦是在追赶希望,改变一生的宝贵希望……就诚意而言是感人的,也相对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特质,幸而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避免了扁平化的俗套,假如少一些煽情的戏剧性冲突,多一些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入挖掘,成效可能就更好吧。
本来高考精神是可嘉的,努力学习是动人的,但是此片看完为何感觉很难受?是抹黑还是赞颂,总说改变命运,甚至是一代人命运,多少人才算一代人?片子结尾这句话后面出现了录取人数,真是极大的讽刺,一代人只是77、78年录取的那4%的人? 剩下的500多万算改变命运吗?还是说他们不是人?历史真如片子那样吗?掌握话语权也不能这样拍吧?77年以后多少孩子辍学?多少工农子弟学校停办,学校数量减少,贵族学校重新出现,直到96年才恢复76年的学生数量,统计局的数据,不是个人主观创作
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获取知识一是靠实践,二是靠读书。今天被很多人诟病的高考曾经却是一代人期望的命运天平。如此好的题材拍成这样可惜了,那把大火烧的没有意义,陈琼想寻个婆家留下来的思想让人费解,她老爹留下一堆做伪证的废纸也有够低级,关键为了孩子就可以违反规定的三观是谁给导演的勇气。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老迟代表的一级组织,他们怀揣公章,犹如腰杆有枪,生杀予夺还丝毫感觉不到人性的拷问,他们至今任然在我们眼前晃悠。
电影中的这些人物对高考的意义是有着深刻的体验的。他知道高考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高考让它们沉淀在人生底层的经验复苏,所以他们为了高考义无反顾。电影感动我们的是这个时代中的这群人所爆发出对高考的深刻理解进而产生的强烈渴望,以及随之而来的义无反顾的努力他们知道因为什么去奋斗。1977年的高考给了40.2万人光明的前程。1977年的高考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勇于承载-哪怕是梦想的分量。
被当时人们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感动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男主角最后的决定——忠于诺言。很感动。人性是复杂的,看到女主角父亲给她写的假证明差点误了女主求学时,很感慨。行为结果掩盖不了动机。可错误的过程是达成不了动机的。感性必须受到约束。女主和她父亲之间的情感纠葛有时代的原因,很遗憾吧,但似乎也理所当然。作为人间过客,只希望我们能满怀期待和感激,不要输给生活的残忍的事实。
平铺直叙,发人深省,热泪盈眶。对应时代下,每个人都有自己角色的定位和责任,根深蒂固,不容置喙。——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的多,伟大的多。——“老皮,我不想连累你,你走吧”“强子,你要是去自杀,我不陪你。你要是去死,我老皮陪你。”——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高考1977》
1977.12.10.十一年。《出身论》用火海燎原的那一幕隐喻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让人印象深刻。虽是主旋律电影,却不像一般的主旋律电影那样惹人厌烦,大概就是因为它一直在好好地讲述一群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们的故事吧。每个人物身上都还有“人味儿”。“把知识还给一个民族……”说得很好。那么,又是谁把知识从一个民族那里夺走的呢?
高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在二教看完了这部电影,1977年恢复高考为我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老三届是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回想自己的高考经历,准备确实不充分,更多的是方法层面的缺失,那年普遍没发挥好。幸运的是我在大学里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并获益良多。感谢高考,让我走向了广阔世界!
77年的高考改革,奠定了中国的人才培养制度,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马校长就是这么走出来的)…一次革命,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亲友反目…PS.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真的不是我所能想象的……我们的命运在这里转折…正是一辈辈的努力使得命运得以改变…这是看过的诠释命运诠释的最好的!
毛概放电影。演员表演真是做作,我觉得导演鸡汤喝多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煽情的确煽到了我。床戏什么鬼,根本和主题无关,完全多出一块来卖肉吧。看一段戏是否有用,那试着把这一段掐掉是否影响剧情发展,然后我试着掐掉电影中不需要的部分,得,我不觉得他有什么有用的部分,完了,我忘了我看得什么了
高考那天的清晨,东北厚重的雪地上,拖拉机拉着一晚没睡的知青们向考场进发,前一晚拖拉机已经修过一次但是半道上突然还是坏了,眼看火车就要开走,他们只好在雪地里狂奔,穿过树林、爬过高岗,摔倒了爬起来,但还是有个别体力不好的女同学跑不动了,摔在地上、锤着雪地大哭……那几个镜头,真的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