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定风波》,这样的神仙纪录片,请央视多拍一些。走近苏轼,越感怀于苏氏兄弟的手足之情:乌台诗案后,苏轼游街刑囚,几欲自杀,给弟弟苏辙写的《绝命诗》,连最后神宗看完都泫然泪下。为救兄长,苏辙上书愿脱去一切官职,连政敌王安石乃至神宗的祖母曹氏皆为苏轼求情。三年后,有了苏轼的《定风波》,流传更广的则是写给远在外地的弟弟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辙死后,埋在了苏轼坟旁,完成了少年时“夜雨对床”之约。“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酒过三巡,月照赤壁,浮华退场。不止苏轼,他们是一组文化群像,回首向来萧瑟处,我们抬头,他们照耀。
用现代的视角解读苏轼,踏实为民的理想主义者,潇洒直率、乐观豁达,历尽艰辛却不改初心,在顺境逆境中都能安放自身,有心意相通、相互扶持的兄弟,有相依相伴的人生伴侣,苏轼身上集合了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看透了人生的无常与虚无,却不避世、不出世,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怀众生,用心生活、寄情山水,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品味无穷的文字,那么多西湖美景、那么多美食,隔了千年也不感觉遥远,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不爱。
现在纪录片赛道也很卷,明星出演,制作肉眼可见地烧钱。关于苏东坡的纪录片有很多,个人感觉这一部更着重他“家”的那一面,父母兄弟,妻妾子女;而“国”的那一面,政坛风云,大起大落则相对简略,这也是为很多人所诟病之处。不过深爱苏轼如我,不管讲他啥都爱看,嘻嘻??。主题曲王铮亮演唱的《定风波》,也是迄今听过的用这首词作所谱的曲子中最喜欢的一版,决定学起来??。
四星半。从小读苏轼的诗词,更多感知苏轼作为集诗词文书画成就于一身的杰出才子的一面,以及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本纪录片更多展现了苏轼为政者的角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达则兼济天下,穷亦不独善其身,坎坷浮沉一生,却闪耀了千年。不足之处是聂远的苏轼出场太早,三位妻子的选角过于少女,特别是过了二十年面貌还跟原来一样。
先有世间风波恶,才有儒生定风波。人生在世不如意,何不读读苏东坡?本片以考究的视听语言,再现了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历史人物。这位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精英,始终心怀民生,一直能用各种方式,也特别擅长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可惜,才华再出众,却敌不过人心的险恶。(不管有多少编造之处,为苏东坡必须打五星)
五星都給东坡先生 读他的词,一直以为是李白一样的豪放潇洒飘逸的浪漫主义大家,未曾想过他竟是这样一位为民求实,实干有道,又执行力超强的好官,不为追逐功名利禄,为了百姓屡次牺牲自己,捐献金银。上下五千年,东坡先生得世人敬仰,除了盖世才华,还有更宝贵的,乐观主义,仁义宽厚的人性光辉。
在人生的逆境中适合看一看苏轼的经历,用他的乐观旷达的精神来鼓舞低谷中的自己。也许定风波这首词真的能概括苏轼坎坷又坚强的一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诸多苏东坡传记片里算是有新意的一部。以仕途遭遇为主要线索,主要叙述身在不同地理位置所为功业,辅以身边家族人员变迁,美食再次之,没有刻意浓墨重彩荣光抑或低谷,整体呈现一股轻描淡写气息,符合《定风波》的题目基调。大量启用已有建树的职业演员也是颇具特色。用心之作,挺好。
依然为苏轼的一生而感动。这是孔子的咏而归,这是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也是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古代知识平定天下的风波,也平定自己人生的风波。在与伟大先贤的灵魂唱和中,我获得了一份超越千年的勇气和信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比于纪录片《苏东坡》,《定风波》的整体性不够强,感觉情景再现、现代场景与动画之间的协调性不够,比例也不对。在故事呈现上给了大量的细节,但是留白不够,没有余韵。同时,在苏轼遭遇人生的坎坷时又过于渲染煽情。另外,片中出现的名人诗词朗诵也比较出戏。
是流传千古的大文豪,也是脚踏实地的官员,约莫是士大夫的理想模样。从年少出川到一生颠沛,起伏之间还能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细微体察和热爱。有少年意气,有兄弟相携,有气馁遗憾,也有开阔自由,是这样一个真实、立体的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在世不称意,何不读读苏东坡。一生风波不断,最终定风波,内心像个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失落恐惧,有生死困境,然后一次次从困境中超脱,人生态度可学。我自己遇到类似境遇时,看了一遍又一遍,极度焦虑失眠时,就这么放耳边听着入睡
摩羯座的苏轼真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平生功迹不在朝堂,而是在杭州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大诗人、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水利工程师、美食创造家。全能型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