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美女  科幻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往日情怀电影

 
电影译名: 俏郎君
影片导演: 西德尼·波拉克
豆瓣评分: 8.2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剧情,爱情
上映年代: 1973
影片时长: 118
更新时间: 2018-10-01 15:33
浏览次数: 354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往日情怀电影演员名单
芭芭拉·史翠珊 , 罗伯特·雷德福 , 洛伊丝·奇利斯 , 詹姆斯·伍兹 , 苏珊·布莱克利
往日情怀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本片以美国5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为背景,围绕女主人公凯蒂·莫若斯凯(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饰)与男主人公哈贝尔·加德纳(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饰)讲述了一段由相识到相知相恋,却因彼此间个性和政治立场的差异而分手的爱情故事。凯蒂,性格倔强浓烈的左翼女生,在校担任青年政党联盟主席;而主张明哲保身的哈贝尔则是学校有名的运动和写作才子。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也不可避免地分道扬镳。许多年以后,哈贝尔在街头与凯蒂重逢,往日情怀,不禁涌上心头。
  由著名导演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的影片

凯蒂是爱情与人生的行动者,一个左翼女孩面对心爱的男孩时可以奉献出自己的卑微。她说我爱你包括爱你背后的身世,还说我也知道你爱我包括我的贫寒。常人也许看到的是浪漫,但对于以左翼思想标识的凯蒂来说,这毋宁说是一种直面、一种挑战、一种承担,别人问她他与理想你选谁时她说我选他,但当时代把人们推向底线时,凯蒂选择了底线,她说:人是人的原则。在凯蒂一次次穿过马路去见他所爱的人后,他爱的人最后终于穿过马路来见她,当情怀已成往日,成为成功人士的他终于要过她的传单,向这位“失败者”表达了生命的崇高敬意。凯蒂说,我输得起。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从不相信爱情的超越性力量,他们知道在爱情以外人生有更宽广的面向,但他们仍然为此献出生命的炙热,失败而不埋怨,卑微而不自践,沧海桑田,人们或许才能明白,他们可能更懂什么是爱。

往日情怀剧照

50年代冷战时期,上学时是共产主义者后来在战情部工作的女主和无心政治后来加入海军的男主,两个人的爱情似乎始终不对等,多数时候都是女主主动追男主、主动为男主改变、迎合他的生活。在现在看来,两个人最后没长久并非是政治倾向,而是性格、价值观多种因素导致,一个想要代表人间正义,一个想要远离纷争。雷德福神似皮特,史翠珊很适合演倔强的灰姑娘,长相综合了Amy Winehouse+Lady Gaga。罗斯福去世后一场聚会上的争吵让两人的不适合暴露,女主迁就男主的发展,来到好莱坞。有意思的是一场聚会中,友人家播放电影切断了毕加索的画发现隐藏的窃听器,当时政府监听好莱坞亲共人士。分手后多年再见,很是唏嘘,据说那句your girl is lovely,Hubble很经典。主题曲很好听,主旋律贯穿始终。

往日情怀剧照

美式爱情故事,故事编排得很好,很矛盾,我喜欢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但我似乎不太喜欢它的内容;我前段时间看ConnorFranta的自传,其中提到他的恋爱分手,“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你在一段感情开始的时候就知道它一定会走向结束,不知道为什么,我能体会这种感觉;我曾经有个朋友,从和她当朋友的第一天起,我就处于一种讨好和焦虑之中,我能感觉到,她觉得我很无趣,她想离开我,停止我们的任何关系,但我装作不知道,试图去改变,但最后,她笑嘻嘻地和我说,“我觉得我们不适合在一起,拜拜~”我哀怨看着她,她重复她的再见;我也有另一个朋友,喜欢我,依赖我,但我对她所有的温柔,实则都是忍耐;所以啊,不同的境遇下,好人与坏人的角色是会转换的,面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对待态度;现在我的底线是:不怕失去任何人

往日情怀剧照

涉及到政治电影的时候总会想起大明王朝,从上至下,每一层的决定是如何影响棋局,最终波及到百姓众生。小格局的有黄建新的电影,故事也非常凝练有代表性:说到底,棋子和棋手,没有什么生物学上的差别。然而在往日情怀这种描写时代里小人物的作品中,个体欲望与政治欲望是割裂的,被政客欺骗的、受伤的美国公民把后者变成翻云覆雨的巨手,把前者变成永恒的灯塔,说到底还是个童话的思路。具体到电影,女主的支配欲从头至尾贯穿全片,从示弱的爱情支配和示强的政治话语支配,最终发展成放弃爱情支配,继续政治话语支配,说得刻薄一点,毕竟爱情会疲倦,而且在爱情中支配的无效,要比街头散传单的无效要直观的多,也更不好自我欺骗。有些唏嘘。当然,并不是否定她的努力。其实完全可以处理成女主的单人视角,因为男主从来就没有什么弧光。

往日情怀剧照

非常不能适应前面那段长达30分钟作为铺垫的校园酸臭剧,甚至影响了对后续剧情的定调。大段文戏充满了美国式的轻浮:由角色的宣言、玩笑、对峙来直白隐射政治背景,不给政治留白,也基本不把政治冲突的意象摆上台面。这让一切政治显得非常刻意,反而让人怀疑女主的真实立场。两人感情的戏码反倒是能够加分的地方,但“光有爱是不够的”这种为了修补家庭理念而发出的感慨或许错失重点。问题的症结不是双方三观不一,而是两人无法直面生活从来就是被暴露在意识形态围剿中这一事实:一个人做不到在生活中找政治,另一个人为了爱的幻象想方设法地在政治中找生活,而压抑信仰。常言的爱情从来都是政治的,而超出政治的爱情又从来就不是两性关系。

往日情怀剧照

追sact而来,当memory响起,我看到的是一个如烈火般要燃烧自己的女人,和如白木般优雅独立的男人.他笑她的严肃不懂言笑,她气他的闲散不懂奋斗,可他们都向往着完美也都有一身的才华,欣赏让他们在一起.但我的确不喜欢女主的固执和好斗.也不喜欢男主的自私和唯唯诺诺.性格和立场使他们分离,但这是爱情的悲剧吗?我想不是,这样的两人能有多年来体面的相伴和美丽的宝宝,是亏得有爱情!就像kt最后相遇时回答为何还在坚持政治公益,她说如果放弃除非有不得不的理由,我想那理由是爱情

往日情怀剧照

片头进来的抒情音乐奠定影片唯美怅惘的情调,政治历史不仅作为背景,还融入到女主凯蒂的生命之中,她激进、果敢、坚强,耿直,但也有温柔、幽默、单纯的一面,并且充满灵气,面对一个令自己心动的男人,她会暂时放下自己的矜持和骄傲,展现自己的另一面。爱情无关政治,但政治却能影响到两人的生活,“政治是糟糕愚蠢的”,它让两个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爱恋的人被迫分离。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他们的矛盾基本上由对话表现,剧本写作相当扎实。

背景是特殊年代,所以一直在强调故事的政治背景,政治环境下的关系的隐喻,离散分合不甚清楚,一直在翻转,往日更像一部爱情片,如今更像一部因为爱情为背景的政治电影,在爱情的外壳中找寻一种时代记忆或政治的狂热精神,沦陷于那种政治中的个体是迷人的,所以这段关系让彼此无法脱离政治因素来看待彼此,他们的爱也许并不来自于身体,而是内心向往的政治的匮乏,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不同政治理想的人只能互相吸引,而无法深度结合。

从sex and the city里得知这部剧,想不到我最爱的歌手Barbra Streisand是主角。当最后Katty在街头重遇Harbor的时候,我已经潸然泪下。用尽一切力气错爱了一个人,你看透他的本质、相信他的潜能,却胜不过他并不想要你相信的一切;结局黯然,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爱得如此深沉,却换来黯然结局,太让人惋惜了…即便双方换一个伴侣,谁又能说从此就更幸福开心?人生没有遗憾呢?

调度、剪辑均是一流,女主表演也很棒,出片名之前精彩至极。许多能让人记住的华彩场面,凯蒂隔着栏杆望眼欲穿、叠化更是神了。剧情进展出人意料,前期对凯蒂斗争性的铺垫,顺理成章的过渡到后面的政治议题,而这政治议题又反过来为剧情服务,强化了两人的分歧。 结局略仓促,但也形成一个完美闭环,两次相遇,尤其是第2次相遇,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往日情怀,同时没给女性主义留下靶子。

没想到有太多情节是我看不懂的,比如不同阶层人对罗斯福的态度,戴锦华的课里反复强调的关于阶级的表述,影片里也没有很直接的感受到,应该还是对美国历史文化不够熟悉吧。。总的观感其实一般,镜头切换几乎都是叠化,结尾有一段匪夷所思的叠化了五六秒,这种剪辑方式确实会有一种老旧的年代感,差不多同时期拍的出租车司机这方面观感就要好很多。(太久没有看片了,以后尽量保持每周一部

其实在satc之后看这部,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两人的相爱几乎是必然的,满心想着别啊,你们太不一样了,还是不要在一起了,但我也知道不撞过一次南墙,是没法开始新的人生的;凯蒂真的很厉害,是我佩服又厌恶的那种人,数年如一日的激进,并且有改造他人的强烈愿望,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算是个经典的爱情片吧,但也没到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步吧。

两个阶层的爱情,这个男孩始终是轻松和easy的,爱情是他的一种探险,“你爱我的对你所属的阶层的挑战”, 这个女孩始终是忙碌和be seriously严肃的,她爱得卑微而主动。“我不能与你在一起,因为我的生活轻松,但要爱你不轻松。但我向你致敬,因为你永不言败。”“我不言败是因为我输得起,我输得起,是因为我输得太多了。“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