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美女  科幻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再见瓦城电影

 
电影译名: The Road to Mandalay
影片导演: 赵德胤
豆瓣评分: 6.9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爱情
上映年代: 2016
影片时长: 108
更新时间: 2017-12-02 22:17
浏览次数: 402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再见瓦城电影演员名单
柯震东 , 吴可熙
再见瓦城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忧郁的热带,女孩莲青(吴可熙 饰)遇见少年阿国(柯震东 饰),都是从缅甸跋涉至曼谷的偷渡客,他们连边界都穿过了,却迟迟等不到一纸身分。想新生他方为人,如今却飘荡城市边缘成鬼,日子剩下反覆的劳动,小吃店、成衣厂、工厂熔炉,无处可洩的闷热,高烧一般的爱。当连呐喊也瘖哑,吸毒、残身,贩卖身体⋯⋯。一切不是旧,只是逐渐败坏,不是没有期望,而是竟然还有期望。探底了,又还不够底,少年少女眼神纯真,身强志坚,就此一步一步通往无光的所在。
  银幕再见柯震东,赵德胤续

丢失了粗糙的影像,赵德胤也渐渐在剧情化和电影化的道路越走越远,倒失去了他独有的风格和前几部比观感要好,但是内容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了,身份失焦和城市梦,爱情故事的包裹,符号和超现实的意味在现在中国小众片已经屡见不鲜了。赵德胤其实和第六代非常相像,但是功力差距还是很大。想借底层人像呈现来向内地开枪的意图在这部过于显白,童年的经历终究还是刻入骨髓。柯震东的演技并没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地方,同是使用非职业演员,第六代的调教能力让纪实感更强,而这部非职业带来的割裂感太强,基本上游离于戏外。但是蜥蜴那场戏依旧是亮点十足

再见瓦城剧照

探讨边疆政治和跨境民族的边缘人物生存故事。气质上贴近牯岭街和燃烧,方言感上会联想到米花之味。电影的色彩画面始终笼罩在昏暗之中,如同地域环境所带来的低气压,布满潮湿与汗液的气味,浑浊而且浓烈,以及破铜烂铁混合成的腐朽之气。仍有几处涌现出了悲情中的温情力量。出彩的戏是熔炉抛物,神来之笔是蜥蜴隐喻带来的符号化。固定镜头与长镜头体现白描的力度。简约是高级的叙事手段,简约就是力量。观众看故事,不是看情节如何推进,而是看人物的意念如何实现。

再见瓦城剧照

7分…聚焦底层人物(或者说是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偷渡和外来者身份的群体在泰国成为编外人员,生活的乐趣在一点点欺骗与背叛中消逝。有趣的点是蜥蜴的出现,野性和攻击性象征失去贞洁,女性生活所迫沦为性工作者。人物表现了,可是情感还是有些欠缺。例如阿国和莲青的感情的进展有些唐突,并没有觉得他们彼此相爱,也没有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中间一些增进感情的戏份也并没有增进感情。就感觉是毫无理由地相爱和妒忌的杀害。另外说一句(柯演技还可以)

再见瓦城剧照

莲青希望办证后能到城里工作,而阿国觉得在工厂打工攒够钱后回缅甸开服装店就挺好。二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渴望的命运生活。而却因为都来自社会底层,只能互相扶持。当阿国问莲青想不想结婚时,二人就已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三观完全不同,最后导致悲剧。故事结尾莲青为办证已疯魔,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贞洁。(蜥蜴戏的象征我还有点无法接受)阿国选择xd堕落,最后与莲青同归于尽(我觉得挺突然的)。奋斗不易,生活更不易。

再见瓦城剧照

总在某一瞬间疑惑,电影之于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也许就是一种逗趣,而逗趣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才是生活的全部,电影就是一部生活,平平淡淡、离离奇奇。这里的所有人都没错,签下协议的兰芝没错,为身份出卖肉体的莲青没错,因为背叛向爱人捅下刀子的阿国没错,甚至贪腐的官员,欺诈的骗子都没错,因为这就是特定环境下他们的生活。那就是环境有错,因为这就是生活之于电影,真实、乏味、深刻。

再见瓦城剧照

再见瓦城(2016)——在泰国拍摄的台湾电影,片中的缅甸人居然都在讲我云南老家的方言……群众演员过于业余的语气又和情节该有的情绪产生较大反差,观看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压抑着这莫名喜感,冲淡了应有的严肃和沉重。其实抛开这些,片子本身的内容也确实平淡乏味,吴可熙表现不错,片子里灰头土脸的她居然就是《血观音》里风情万种的堂宁,导演对底层边缘人的关注也值得多加一颗星鼓励。

嗯动机确实不太足,阿国怎么就突然爱上了莲青?为什么又突然杀死了她和自己?的确是有点太急于给主角安排结局了。勾手指、戴项链两场戏都很喜欢,那种空气中流动的情欲。柯震东真的挺有潜质的,可惜大部分人不像我一样把人品和作品分开。他穿着白衬衫载着莲青在都市街头开机车,还是非常令人心动。(我说怎么这么像西南方言,合着他们都在讲云南话啊??可是缅甸人为啥讲云南话??

用尽全力才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很多的画面都点到为止却能勾起我很多个人情感,本质上和中国小镇青年没什么区别,尤其被骗之后坐在摩托上的流泪很打动我以及工厂断了的只值四万的那条腿。丢掉名字和身份只成为105和369的绝望。蜥蜴放在那里也很好。但就是最后丧到极致相互消亡想要展现人物终于见到光明后却破碎的结局我有所保留。7分的电影 8分的感受 打五星拉拉分。

有些名过其实了,是表现了一些泰国的缅甸偷渡客的坚信,但是这电影对不起女主这张脸啊,多好的面容,最适合表现苦难,但是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苦难发生在女主身上啊,总的来说一些镜头包括构图和音乐都不错,可惜总体意义不大,减分,本来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为啥激情戏又要搞隐喻意识流呢

他只想和她过安稳的生活,他没什么野心,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豢养般的爱着她。可她终究与他不是一路人。她那样辛苦与隐忍的挣扎、受难、被骗、糟蹋自己....可她所能遭遇的也只有这些阴暗的经历。最美好的一段,是泼水节。那也许是唯一的一次,她真心的开怀,与他同乐。闷片,节奏太慢!

闷热的气候,粘腻的空气,年轻的男女,在一个并不发达的国家,每天重复的工作着。如果,莲青是阿国生活中唯一的慰藉和希望,那么,在阿国失去对莲青的掌控后,这样的结局是当然的。很喜欢这部纪实性的电影,感觉剪切了不少内容,但故事的还是交代清楚的。柯震东的演技意外的好。

看到结尾才知道为什么说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了,本来想说烂尾但后来发现实际上在前面的剧情也处处暗示着男主的腹黑,这点才厉害。蜥蜴一段被很多人吹成神来之笔,我觉得还好,有部关于精神分裂的电影《宿敌》片尾也莫名奇妙出现巨型蜘蛛,同一种象征手法并不新鲜。

找工作,办身份。底层移工的两种视界,一种是寻求安定要找到情感最后的寄托,另一种是寻得社会身份放大自由的无限可能的理想国。巨蜥的侧写不落俗套惊为天人,完美避开了直白的肉欲情爱刻写会打破全片克制间离的表现风格的窘境,又异常凸显了这种间离,成为了戏眼。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