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洪水泛滥将低地吞噬,城市毁灭,恍若末世来临。天昏地暗之际,被命名为泽布的宝宝在混乱中降生。年轻夫妇小心呵护他们的新生儿,紧急开车前往北方山丘上家人的住屋避难。然而,安稳的日子稍纵即逝,物粮渐渐短缺,公婆与丈夫企图开车往外觅食,独留母子看家。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让年轻夫妻失散,迫使妻子独自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找寻漫漫出路。
第26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主角表演(提名)朱迪·科默第26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配角表演(提名)凯瑟琳·沃特斯顿第26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摄影(提名)
最近正好思考mothering这个话题很多。日常生活中丧偶式育儿,灾难时也会是。在去shelter前,she said “I want us stay together. We have a baby. You have a baby”. He said “I can’t protect you. I’d let you down”. (Basically he’s saying he want to be himself)看到shelter里都是妈妈带着孩子,this is so screwed up, aren’t men fathers? 和同为妈妈的女二戏份so subtle so beautiful ?? 电影我很喜欢的,beautiful tragedy,除了结局我翻了大白眼!!
我的理解是,全片讲得是一位母亲是如何度过严重的产后抑郁症阶段。伴随着一个孩子的降临,就是对一个女人生活的大崩坏,而本片在片头恰恰用一场洪灾来替代这个过程。分娩之后的抑郁,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会让女性在情感上远离亲人,而本片里面给到的困境,食物短缺,公公自杀,老公远去,避难孤岛,不听劝说,抢车等等,都可以对应理解为产后抑郁症的不安感,自毁倾向,屏蔽情感,失去理智以及彻底失去自我。片尾朱迪科默反复和孩子玩儿where am I时,其实就是在追问自己,怎么就有了孩子之后就失去自我了呢?不过结尾随着洪水退去,她回到了家,老公也回来了,孩子也站起来了,说明产后抑郁持续了一年多之后结束了,通篇影片想说的还是女性还是要靠自己走过这一遭。
背景设定的合理程度不如去年的《断网假期》。尽管配合了紧张的音乐,淹没了的水等等,我一想到这只是洪水,情况就糟糕成这样就不可思议【大概心里还是相信自己的国家吧】而且女主角奔波了这么久,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要照顾一个新生儿...新生儿的生命力顽强到不科学,而她为了回家不顾房主的劝告执意要走我也不理解。前半部分我理解为产后抑郁的具象化,包括如水淹没般的疼痛,丈夫离开之后看到的幻象(一种内心的不安)。丈夫在这段旅程中,是缺位的(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他的问题,但是某种角度来说他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直到“危机”过去才现身。后半部分,大概是以疫情为灵感的人性的善与恶,女性之间的扶持等。
映后交流里Catherine说we like ourselves be in this fictional pain,具体的想不起来了。问观众们有没有问题,好多人举手,她说we have so many women raising their hands confidently, I see the future world。喜欢全女班。末世+公路片+绝境中母亲之间的相互理解依靠,以及一些微妙的女性之间的也许是爱的友情,感觉这部分表达得没有那么好,我没有感受到她们说的那么多。
没有直接大场面展示末日袭来家园被毁也是一种特别的approach吧,像是说要关注环境灾难给人造成了什么,而不是享受灾难视觉刺激的本身,挺女性主义政治的。不太理解的是对于家庭的呈现,全程都是女性寻找失落的男性/丈夫,无数次闪回和丈夫第一次date的时候cliché到爆了,而且越来越无聊,不是要讲motherhood吗,这是在做什么啊!(很搞笑看的时候没有觉得如此难看,但回想一下觉得完全无法忍受,本尼出现的时候全场咯咯的笑声也不是很懂… )
#LFF23 14/10/23 Royal Festival Hall 看完电影反而更喜欢原著了。建议先看原著再看电影:原著里涉及大量宗教内容,电影删去这种立意后,叙事就变得很简单。Jodie Comer是神,在大银幕上看她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总么会有人这么完美无瑕。本以为Benedict会饰演R,没想到是来客串的。Katherine Waterston同样很优秀。为了演员的演技和摄影,加一颗星。//8/1开机 期待Jodie!
那么小而具体的镜头,所有的感受都靠音效和摄影给到我的面前。我从没看过这样细腻,这样不落俗套的末世电影。体制不是主角,斗争不是主角,天灾不是主角,而人是主角,具体的人,具体的感受,具体的生存,具体的女性是主角。从一杯水开始的爱情,因为大水冲毁的家庭,人脆弱,人又坚韧,人狡诈,人又相助。每一秒我都目不转睛,我的心脏连着画里人的心脏。谢谢女性主创团队创造的美丽电影。#LFF
灾难来临时的残忍人性,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带娃的女性们简直就是地狱模式。资源都有限,避难所人满为患,当时觉得人的生命太脆弱了。英国郊外的风景真好看啊,不过末日还得野外求生、还得有好身体进行长时间徒步并且捡装备一样地找吃的还是让我有点出戏?? 母亲们的友谊很感人,最后的结局也挺圆满。看在Jodie的演技,Katherine和本尼的面子上再多给一星。 @Regal
##GH試片 將母職照護與喪偶育兒置入末日場景,但呈現的是一種異常理想式的艱難跋涉,文本完全襯不起作者起首的創作意圖,更使用了一套錯位的唯美視聽系統將人物的情感內核(誤)導向了浪漫化和簡單化,在這樣的類型電影中,驅使人物的動力一旦和表達主題偏離、不契合,就難以避免地滑入隨機性情節與將就的結尾。btw朱迪科默是真的已經盡力惹,幹她怎麼都好美!
女导演就是女导演,女性凝视把肉体拍出圣洁美感同时混杂着末日世界的混乱和紧张,营造出恰到好处的反差感。为了Jodie去看的首映,抱了一定期待,客观评判的话就是恰巧过了期待值。Q&A的时候导演说了这部片重点放在Motherhood,但我更喜欢的是两个女主谈到的两人之间隐秘的romantic relationship。我是慈母我给4分。
#TIFF2023#2.5. 一种很没有新意的末日寓言,一次失败的女性生存论,又是apocalyptic motherhood与某种伤痛romance的交织,而稍微有点印象的摄影也救不了故事本身的blandness.Jodie Comer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但是这不应该是一个BBC电视电影的水平,本次电影节相对失望的作品。
终于等到2/6上流媒体了 首先看电影里的jodie总感觉还是小变态 很出戏 特别是要离开公社之前亲她人脸颊那段 电影总体中规中矩 刚开始避难所就是为了把女主和另一半分开而勉强加的情节吧 里面别的男的为了枕头也可以打架 一家三口住进去就不行 虽然看之前就知道是以女性产后抑郁的视角展开 但拍成电影就只能靠judie的演技撑着
也许是做了母亲,对电影里面从生孩子,带孩子,其间的手足无措,崩溃,责任,温情,都感同身受,反而对这部片子有了别的体验。也许女主一直执着的并不是丈夫本身,而是在父母死亡和孩子新生间,想搭建起的自己家庭,这个家庭是生与死的链接,是对现有生活的羁绊,这个家庭不光只有母亲和孩子,也有孩子的父亲,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