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看过第一部后,再看这部已经没有当初的新鲜感了,而且发现拍得越来越像电视剧,无论是各个家庭的家长里短还是突然冒出的剧情冲突,都像在看家庭伦理剧。大姐这个角色忍辱负重又心地善良得或许很难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可我相信很多家庭,尤其是中国人华人家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存在,他们为了家庭,真的是义无反顾毫不考虑自己,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却等不来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大舅这一部依旧坏的让人想冲进电视里打他一顿,还好被车撞后总算有良知了,要不真觉得心里堵得慌。这一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反而是印度小黑妹,面对家庭对大姐的不公敢于站出来为正义和公道发声。说实话我作为一个中国男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华人世界有这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尤其很多女性这个思想的严重性不亚于男性,为什么同为女人没法感同身受呢?
连着看了两部,平平淡淡的苦日子,中间有哈哈大笑、惊心动魄 、也有咬牙切齿、更有让我鼻子发酸眼泪流下的。胖胖的奥斯曼真的好有喜感啊,后面的稽查员也很可爱,还有顺发在厕所唱歌也很是搞笑啊。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大女儿总是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甚至是被当作一个看护弟弟的保姆,一个父母的出气筒,招弟打素婷时说,你这个大女儿怎么没有看好弟弟,招弟也是大女儿啊,但是阿坤被养的好吗,素婷问妈妈,我是你亲身的吗,招弟背过身去哭了,虽然我自己不是那种处境,但是却看出了在那个时代,一个个大女儿们,戴上了重男轻女的枷锁痛苦的生活。
阿坤终于恶有恶报了。。。第一部看得实在不解气,不过确实改过自新要比遭报应去世要好得多,只是真的有些人遭报应了也还是悔悟不了的。。。那个年代的人,大概和我的父辈经历相近,处于传统和潮流思想碰撞的时期,处于落后和接轨国际的快速变化期,只可惜这历史也只讲到了70年代末,描述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人和近代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变化还得再看看其它的。里面还有挺多普通话歌曲,总会觉得,新加坡的华人,和我们多多少少还是会被同样的文化所吸引的。不过现在他们经济更发达了,可能也会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化培养了吧。
我的天新加坡1977年租屋就有电梯和停车场。从解决种族歧视,反应重男轻女,家庭伦理,国家发展等角度,这两部电影的信息量可真大。很佩服李光耀用短短几十年带起了整个新加坡的发展。不喜欢最后大舅洗白,大姐去世这种国产家庭剧的结局。我一直觉得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大舅这种人,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就像我也不会改变自己想法一样。思想哪有那么容易进步。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像是一次难产,要有一些牺牲和痛苦,但是最后结果总是好的。
在放按印度还是按新加坡习俗结婚,哪方出嫁妆。谈判双方都只会说部分对方的语言,鸡同鸭讲,嫁妆说成豆奶和屁股。。。很有意思。我们国家文革失去的太多了,人家那十年普及公积金,77年普通人都住上公租房特地搜了下,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一个国家领导人如何带领一个国家走上富强之路与新加坡目前面临的问题。结尾无语。。。。苦了一辈子的主角住新房前得癌症死了,坏人改过向善。。。
相较于第一部,几处转折点还是挺让人感动的:1.老爷子在绝症之际,终于肯让懂事孝顺的女儿改口叫自己“爸”;2,阿龙转身出海;3.阿坤改变了自己对待大姐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身上的一丝人性;4.大姐在去世之后,她的儿女在旁白中说,妈妈已经为他们姐弟安排好了一切……当然片尾曲也超级好听。缺点嘛,是这种题材的通病,各处转折来得比较硬,让人觉得电影只是电影啊!
后半段泪点集中爆发。重男轻女荼毒了多少坚韧善良的女性,东方国家简直惊人的相似。我们身边有多少个这样苦了一辈子的“大姐”。最后的结局其实比现实理想很多了。对这样题材的怀旧剧深有感触的,恐怕也只是建国50年之前出生的人们,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不会再有那样翻天覆地的变迁。海外华人尤其是移民东南亚地区的,真真把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一家人在一起,别计较那么多!那么多的隐忍,汗水,泪水,其实都在悄无声息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做一个有奉献心的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一直在努力付出的人……阿婷辩解发声真的很击中啊,有委屈有难受说出来其实就是释放啊,忍在心里伤在身体。阿婷怀疑自己不是亲身的为什么那么多不公平遭遇,真让人泪目,其实这样的小姑娘真的太多了,好好沟通很重要啊!
第一部阿坤就跟个傻逼似的,第二部仍然死性不改,看着真的烦啊,不过最后强行洗白了!女主也是的,整天就会忍让忍让,自己孩子受委屈,还拿自己大女儿撒气,你就该搬出去另谋出路,活受气有意思?另外弟弟那段恋情也搞笑,跟被他打过的稽查队的印度人女儿谈恋爱,不过最后也皆大欢喜了!另外摔跤要戴套这个梗也挺搞笑,那个印度胖子真的那么傻?把套子戴大拇指?
第二部相对来说,有些强行洗白happy ending,宁愿这个舅舅一直坏到底,那样反而更真实,第一部结尾舅舅被人救了,继续坏,第二部没死,但洗白了,人性要是真的能改变,就好了。重男轻女的时代烙印还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里蔓延,大姐的人设到最后也没崩,但是留给她大女儿的“身教”,却让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总的来说还是一部真实透着感动的电影
新加坡的主旋律年代片,又是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任劳任怨奴才一般的女主,拿封建糟粕当中华传统,槽多无口。女主受苦了两集直到累死也没想明白站起来反抗压迫,只落得一个无私奉献的虚名,最后编剧和稀泥强行升华赞美新加坡。新国2016年还能拍出这种不知反思的扯淡剧情,真是非常怀疑这个锅家的华人至今仍然生活在这种前清时代的闽粤价值观中
如果说第一部展现了动荡局势下新加坡华人奋斗的故事,本片则集中刻画了华人女性在奋斗中那种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形象,常常将“做人不要那么计较”、“我们都是一家人”挂在嘴边的招弟最终等来了好结局,但也为这个家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闽南人而言,这样的故事虽是家长里短的八点档情节,却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表现出了特殊的意义。
#我们的故事1&2#(Long Long Time Ago 1&2)竟然被这新加坡电影惊喜到 莫名的有种亲切 这不就是中国过去的故事 但发生时间要比中国早太多 毕竟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 这电影看的又气又笑的 华人的文化真的就是这样发展的 电影好多地方制作太廉价了吧 莫名喜感 但整体还是很有可看性(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