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埃里克·侯麦
编剧: 埃里克·侯麦
主演: Nicole Berger / Stella Dassas / Alain Delrieu
类型: 喜剧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58
片长: 18 分钟
又名: Veronique and Her Dunce
IMDb链接: tt0209470
维罗妮卡和她的笨学生 Véronique et son cancre (1958).
这部电影由法国人来拍特别的有意思,请你打开185页(100➕40✖️2➕5)这样复杂而又奇怪的数字组合法国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习惯了,如同一个2✖️2分之一结果是4一样,对于老师来讲已经是一种定式的思维,所以他们只会问懂吗很简单,但孩子却觉得怎么这么奇怪。开头孩子一字不差声情并茂的模仿着妈妈说的话,以及说妈妈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叫我起床等等都反映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的模式化与机械化。Romer影片的对话就是能让你看到更多更多
"math is really stupid.you are always doing the opposite.to divide,you have to multiply.they teach us one thing and then change it"why two pages when two lines say it all?why learn things we will never use?
頗為有趣。常識往往是先驗的,而缺乏論證的可能,或者難以有效地加以論證,這種知識往往來自于人類的記憶和經驗(休謨?),就像是社會道德和倫理規範,具備一種先入為主的自在,往往不需要對其受眾加以解釋而只是要求其記住,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疑問時,我們面對的是一種信仰的被懷疑和瓦解的困境。
3.5;这娃一点都不笨,精怪着呢!不仅质疑学科知识中各种无法理解之处,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家庭问题和社会现象(所以他不爱学习的原因很清楚了);老师也是出于生计才硬着头皮接这差事,脚部特写就是她心情写照。这部短片意外的有趣。
附在《午后之爱》的dvd里的短电影。学生觉得数学没用(除的时候需要乘法,矛盾),写作也没用(两句话可以说明白非得写两页),质疑这些的时候,辅导他的家教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但是一时想不出有说服力的答案,只好先敷衍学生。
看完夏洛特又见维罗尼卡。侯麦的幽默感还是不错的,这熊孩子聪明得很呢。虽然是个挺简单的家教小故事,其实也有不少反映法国社会现状的地方。对年轻一代的关注,女性知识分子,还有对家庭问题及教育模式的批判。首尾镜头呼应了。
所以侯麦小时候没能像自己的小老弟特吕弗那样逃学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是接受的是家庭教师授课,所以没法儿逃么?还有侯麦同学,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写作文儿,以后怎么能去当手册的主编呢?
哈哈,候麦这是。。。法式思辨果然。。。想起当年给小侄子补英语,连动词,名词都不知道怎么分,还说是老师教的不好,听不懂,能听懂我说的话。。。我这是该高兴还是该。。。
这个小朋友可一点都不笨,非常机灵的quibbler,女教师手足无措的样子反倒显得有点“笨”。(另,给女教师脚的特写是怎么回事?克莱尔的膝盖,女教师的脚嘛?:-D
爱脱鞋的女老师和“有什么意义男孩”;功利教育有时实乃情非得已;“算数太傻了,做除法的时候却要用乘法”;小男孩的戒指不错;“为什么两句话说清的事硬要扩成两页纸?”
这孩子是个妥妥的哲学家啊 看来初期教育在哪个国家都是这么的折磨人 他们说分数除法应该置换成乘法来做那里我居然还反应了好久…我的数学已经这么差了吗?
想看早期侯麦的早期片子没翻译也是一大障碍,难得这部挺好可以看。早期的时候抓住一个小点~就可以延展开~对比着他后面的作品能够看到很多作品之外的东西。
1. 为什么要有家庭作业呢?2. 小男孩儿一点都不笨,问的都是关键问题。3. 妈妈逃脱了,爸爸根本就不在,家庭教师跟小男孩儿都是一个小时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