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克劳德·比诺多
编剧: 克劳德·比诺多 / 达妮埃尔·汤普森
主演: 苏菲·玛索 / 克劳德·布莱塞 / 布丽吉特·佛西 / Alexandre Sterling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80-12-17
片长: 110 分钟 / 100 分钟(美国)
又名: 第一次接触 / IQ半熟时 / 初恋 / Ready for Love
IMDb链接: tt0082100
薇卡(苏菲•玛索 饰)是个13岁的女孩,不同于班上的其他同学父母离异的状况,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她总是觉得被母亲忽略,伴随青春期到来的,除却敏感的对父母之爱的需要,还有对异性情感的渴望。然而,父母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母亲与薇卡的德语老师燃起了爱火花;而在舞会上认识的拉乌尔,让她感受到初恋的美好同时也领会了爱情的伤害。
有了初吻之后,爱情就能保鲜吗?13岁的初恋能持续到多久?
苏菲•玛索凭借此片成为欧洲影坛著名的小明星。
奔着苏菲玛索来看的电影,看了第一部后确实不知道在讲什么,和中国强调主旋律与内涵的有点不太一样。苏菲长的也和这个年纪不太相符,所以有时候有点串戏。 她的感情经历和对待感情的态度是我不曾接触过的,但是她把马修的照片粘在卧室经常看,这一点还是引起了我初中时期的共鸣,那种对于恋爱的向往,当时确实会寄托在一件物品上,但其实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理想对象。全片看下来我最羡慕的就是她的祖母,独立有想法,活的漂亮。 虽然名字叫做《初吻》,但是片中对初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渲染,不像现在的电影又是慢镜头又是八个镜头的,可能初吻就是这样漫不经心?和《公主日记》里一直强调对初吻的期盼完全不同。 另外这部电影的主题曲《Reality》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啊!
「世界上那么多有钱人,有才华的人,多愁善感的人,野蛮人,就只有这个人会让你开心的笑。」浪漫而没有重点,真的是法国电影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如果没有长大了之后风华绝代、称为「所有法国男人均愿与之同床共枕的女人」的苏菲•玛索,这部电影可能并不值得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跨过40年的鸿沟一看,那时候13岁的苏菲•玛索真的是满脸胶原蛋白啊。一开始以为是少男少女的爱情电影,没想到里子里面其实是一部家庭电影。牙医的父亲艳遇香水专柜女店员,漫画家妈妈出轨女儿学校的德语老师,父母的婚姻破裂的过程,似乎比小女主角苏菲•玛索的初恋花了更重的笔墨。不关父母爱情还是女儿的青涩初恋,似乎验证了那句话:法兰西是个随时可以产生爱情,却无法储存爱情的地方。「初吻总是没能献给最爱的人,失去初吻爱情才又发生。」
用美人胚子形容苏菲太俗。十几岁的年纪,尚未褪去青涩,已经有了几分性感,法国女性的万般风情是生来俱有深入骨髓的,而苏菲就是一朵最具古典美的法兰西玫瑰。记得前几年春晚上苏菲与刘欢对唱,虽然彼时脸上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是那种无可复制的女性魅力实在太打动人了,优雅,温柔,高贵,这样的女人无关年龄,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绝美的风景。关于爱情,东西方文化差异太大了,没有可比性。哪个丈夫会送妻子去机场和情人一起旅行,还要祝她“玩得开心”呢?至于对孩子的教育,八几年的时候十几岁孩子谈恋爱那绝对是洪水猛兽,家长学校避之不及。但是对欧洲人而言,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对美好的向往,是人的本能。无论是电影中的小迷妹还是老祖母,追求爱情,拥有爱情,都再正常不过了。喜欢老祖母,智慧,可爱,善解人意。
40年了!如果重新上映,我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太美好了叭,是我喜欢的HE,演员都很漂亮~这个发量少的爸爸让我重新思考了,好伴侣和发量的关系。知道吗爸爸是36年6月15日的当时44岁,妈妈46年6月15日34岁,Vic66年14岁,一切都那么巧合,Sophie14岁就有1.7米,最后1.73米收尾。世界上最好的外曾祖母芭比露84岁。有一个点:听歌→拥抱=音乐毒药?这进度也太快了吧,Vic自己也说“聚会一次就约会,不太好吧?”深深感受到发国人的亲吻礼和拥舞。我也想办生日舞会了…想看1996你那Sophie的半自传体小说《说谎的女儿》,我要去看《芳芳》了。
《Reality》名场面!苏菲玛索的颜值实在太能打了,40年前的法国青少年生活已然如此丰富,什么叫作发达国家呀。非常典型的法国爱情喜剧片,双线故事推进,讲的是两代人对于爱情的不一样的理解却是一样的浪漫与困苦。有人调侃哪里是“初吻”更像是“初轨”也就是初次出轨,然而也正因为是法国,似乎大家也就更能接受角色的见异思迁了,其实令人一脸懵逼的结局反而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以为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只是年少荷尔蒙激发的冲动而已,随时会因为疲倦而消失随时又因新的刺激而产生,反而是父母一代洗尽铅华之后,更懂得珍惜彼此。一些桥段确实挺搞笑的,奶奶又潮又豁达,令人喜爱。
苏菲玛索真是美,还不止是美,应该说很洒脱,14岁就能担纲起这样一部电影的中心角色——所有剧情几乎都是围绕着她展开的。片中每种关系似乎都处在变动之中,十三四岁的年纪也是一个充满可塑性的关口,美好的青春也许下一步就踏入歧途,虽然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尾大抵美好,但看的时候忍不住想,如果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会怎样?也许女孩会受到严厉管教而变得更叛逆?似乎很难设想一个轻松的剧情发展。
影片的最后她喜欢上了别人,再过几个月她还有可能喜欢上其他人,这就是少年的爱情,更纯粹,没有压力,只管去爱。等到了中年,爱情变得复杂,你会爱上一个其他人,然后在两个人之间犹豫不决,然后再慎重地作出决定。等到了老年,爱情又变得似有似无,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你也许会收到几十年老情人送的鲜花,但那又怎样呢。无论是少年、中年、还是老年,只要尊崇了自己的内心,那就是最好的爱情。?
叙事线真的太散乱,同时想要塑造好几个人物,但都过于刻意典型。旨在表达法式的爱情观,然而失去了那种散漫成自然的味道。不过说到摄影上还是稳的,色彩尤其很棒,机位也妥当。苏菲·玛索少女神颜让我为之吃醋,完全不能认同她男伴,倒是最后出现的那小子还帅些。克洛德·皮诺托总这样,自己秃顶不帅就净找些平凡相作男主。女角色倒是个顶个的漂亮,简直专为男性幻想独门定制。
苏菲太美了!舞会为了好看暂时摘掉牙套和眼镜、喜欢的人经过时假装和朋友聊天、故意想让他吃醋,还是能唤起许多青春同感的啊。孩子们很可爱,络绎不绝的等舞会结束接孩子的家长们也很可爱,青春啊青春!今天正好看到老友记瑞秋和罗斯分手那里,突然就有点能理解这里父母的出轨复合。结局就挺妙挺真实的,孩子就跟着感觉走了,毕竟是13岁嘛,而父母还是兜兜转转再次心动。
原谅我真的不懂法式浪漫,不懂那种喜欢转眼换了喜欢丝毫没有留恋不舍好像之前的纠结眼泪都不是为你,不懂为了赌气就让出轨变成现实最后还又能复合好像以后就能一直忠贞不渝似的。一星给苏菲玛索的颜,直到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赏心悦目;一星给reality.,随时听起来都能跟着哼唱;一星给奶奶,有趣优雅又可爱,好像到了这个年纪说的话做的选择都可以理解了。
《reality》太经典了。好喜欢维的奶奶!法国女人的优雅自信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法兰西真的有够romantic,连小孩子谈个恋爱都这么前卫。维和马修,那只是在青春期懵懂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马修戳中了少女情怀,但一见钟情的fall in love才是心动的开始。所以不要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评判电影里的感情,那并不适用。
跨年,和同学用投影选了一部轻松的电影,这里面的镜头对于今天来说真的挺搞笑了,戴耳机突然转身拥抱的女主也是莫名其妙...突然就爱上了,而且....初中孩子这么开放的啊...而且一见钟情就像是他们爱情的必需品一样。的确是喜剧了,一直在吐槽~~另,奶奶好时尚,又好有精气神,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每套衣服都是套装,精心搭配过颜色~
四种爱情。年少的情感,像是夏季的阵雨,匆匆出现,匆匆离去。成熟的爱情,曲折平淡,深藏着不易发觉的甜蜜。短暂的情感寄托是秘密的禁忌,发生过,有些许美好记忆。爱自己,即便晚年,保持年轻的心,寻找陪伴。 年轻时青涩的苏菲玛索,伴随着那曼妙的舞曲。维的父母的苦恼和抉择,祖母的前卫理智,是维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