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本片讲述了在香港的一幢写字楼里发生的三个鬼故事:第一单元:最后一格:阿潘(莫文蔚饰)刚到这幢楼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发现女同事都不用厕所的最后一个格,因为那里“不干净”,阿潘刚开始不明白其中含义,后来听说今年先后有两名女子用此厕格后离奇自杀死去,而每年都会有三个人因为在使用过这个后厕格自杀而死,今年的第三个自杀者究竟是谁呢......第二单元:选择:Ken(冯德伦饰)第一天到玩具公司上班,在大堂看见白衣女子和红衣女子(舒淇饰),红衣女子长得比白衣女子美丽得多。红衣女子告诉他自己有阴阳眼,白衣女子是鬼,还逼她跳楼......第三单元:准时上班:在公司服务了45年的Mary姐(罗兰饰)到了年底就可退休回乡养老,老板之子(陈小春饰)为了省却这笔可观的退休金,想法子辞退她......
一座邪门大楼里穿插的三个鬼故事。莫文蔚那part一般;陈小春那part是讲浪子回头的故事,还有些温情;冯德伦那part讲的是正邪好坏不能单靠外表去判断,要不是中间有太多暗示太过明显,其实本来是能拍出不错的反转。总的来说惊悚效果一般,这剧本本来可以拍的更好一些的。PS:莫文蔚在这部片里是真漂亮,舒淇都不如她。
由三个小故事构成,第二个故事和整部影片关联性不大,可以看作是为了增添整部影片的娱乐性而硬塞进来的。虽说是王晶众多商业片中不起眼的一部,但本片还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不管是从恐怖氛围的营造还是影片整体的完成度上来说,显然与王晶绝大多数粗制滥造的作品不太一样,结尾的反转为影片加分不少。
一部让我记忆犹新的鬼片,好像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想起它,有时也会再重看一遍,也依旧会被影片里的情节吓到。影片讲述了三个写字楼里的鬼故事,环环紧扣,时而又剧情反转……尤其是在观影结束后,会让观者浮想联翩,在回忆某个电影场景时,会突然发现了某些蛛丝马迹,越想越会毛骨悚然……
十几年前和朋友坐在沙发上看,一人抱着一个枕头,看到恐怖的地方两个人抱在一起尖叫,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玩,不过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共厕所的最后一间我都不敢去。今天和爸妈一起重温了这片子,发现也不算太恐怖,陈小春那一段相当于看喜剧片了。哎童年一去不复返。
绝对的童年阴影!!!没有之一!!!一直都觉得香港以前的恐怖片完胜日韩恐怖片。咒怨和午夜凶铃好歹有因果联系,不去招惹就行了。但是港片里的鬼完全是无差别杀人啊!!!反正看完这部片学校的厕所都不敢一个人去,且绝对不去最后一个!
作为恐怖片各方面都挺俗套的,故事没新意(三个故事里面陈小春部分相对有趣一些)、情节没新意、摄影没新意、剪辑没新意、音效没新意,但架不住演员养眼,莫文蔚、陈小春、冯德伦,还有舒淇。哦对,还有罗兰泡的眼球咖啡。
最初有印象是小时候看到海报,阴影系列,后来看完感觉马马虎虎,主要还是港产恐怖片的经典氛围做的不错,串线式的单元结构在当时看也有点意思,莫文蔚那个最恐怖,陈小春那个很温情,舒淇那个有点讽刺,最后又是一场轮回
那还是我13-14岁的时候,当时还是VCD租的光盘,半夜和姐姐一起看的,特别是莫文蔚的第一段故事,差点吓尿…第二天上午还没睡醒,就接到学校电话,说我旷课了,下午去学校被罚站了一节课…
第一次看这片子是很小很小只有几岁的时候,婆婆的女儿那个时候也才高中就带我一起去县城里的公园玩,就在一个篷子里(´・ᴗ・`)尿都给我吓出来了。后来看了第二遍第三遍就无感啦。
莫文蔚那一段没看明白 厕所最后一个格子的鬼是石榴姐?陈小春那一段整段笑死 恐怖片活生生演成喜剧片和温情片 鬼都好温柔!舒淇那段有点莫名其妙 尤其那个白头发女人……
第二部分罗兰奶奶的眼珠子挺抢眼的,第三段冯德伦和舒淇铺垫前期铺垫的挺不错的很自然,就是解包袱的时候 白化病人穿白衣水袖太奇葩了这样大晚上来打扫卫生不被当鬼就怪了
算很有心的鬼片了,不恐怖,反转增加了悬念。两线并进的方式有隔阂感,没猜到中间女人的死因。相比而言,前者找替身鬼的演技比后者好很多,自然。总之,不要听陌生人的话。
发生在同一栋大厦的三个office鬼故事,彼此之间有些联系。莫文蔚那个鬼故事稍显无趣。陈小春那个鬼故事有点搞笑,遇上的是善良的同事鬼。冯德伦的鬼故事最后有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