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给浪漫和鸡汤的丧钟,世界的美好不会与你不期而遇,平淡而又逼仄的生活才是真意整部纪录片只有一个词,平淡,它像是一张网,让人挣脱不得,生存一直是很严肃的问题,无数次变革与革命都是生存问题无法解决,可这是群体事件个体对面生存时,只要咬牙忍受,不必煽情,也不必故意增加磨难,只将生活的平淡与逼仄表达出来,足以让人心寒想要生存吗?那就放弃自由与尊严,跪下去满足别人的一切生存很难,无法忍受时,用心找回自己,纪录片不应该叫进出口给理想与浪漫主义的丧钟,更为合适
《进出口》是生命的出入口,也是生活的出入口,从阴道到死亡,不停的奔走,寻找方向和落脚点,婴儿被抛弃老人被娱乐,青年使不完的力气,对着空气打空拳,妇女为了生活出卖身体,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一隅之地,国籍成为一种阶级的代名词,上层的残次品凌驾于下层一切美好之上,优越又嫉妒,渴望又嫌弃。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个棱面,男人和女人,动物,老人和婴儿,护士,女仆,清洁工,无业游民,性工作者,奥地利和乌克兰……可悲的大笑,无望的游离,谁在哪?死亡。
乌克兰的现状真是颓废,于是我好奇地去查了查文献,发现乌克兰经济问题总体上是由休克疗法导致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乌克兰作为苏联的重工业、军事工业重镇,能够获得价格低廉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供应,同时产品也通过计划的形式调配给苏联其他国家。但是一旦实行了休克疗法,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都用市场价格结算,同时产品却需要面临西方商品的竞争,这直接导致传统产业失去竞争力,纷纷倒闭,产生大量失业,整个社会陷入动荡之中。
所以这是部反父权的片吗?男主想要挣脱父权,女主索性连丈夫都没有也说自己不想要男人。乌克兰和奥地利的经济水平是不是像哈尔滨和上海(苦笑)。开头的冬天真是一股窒息的熟悉的味道。冷冽但也有温情的时刻,后面在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絮语:“那个夏天的夜晚,我坠入爱河。”还有女主和那个心脏病的老头跳舞。男主爸爸真是爹气十足,给他召妓的那一段不适到令人发指。
因为一篇文章的推荐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贫穷的国家,他们的女性只能沦为妓女,男性就是黑帮。但是导致现状的背后呢?正是那些玩弄他们的身体的人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不只是人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混乱的国家没有秩序,人民也只能出卖自己求生。这样的事现在也在继续。所以还是清醒点,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可以安居乐业。
女主在乌克兰做护士,兼职做色情视频女郎(实在是做不下去了),跑去奥地利打工,唯一能留在奥地利的可能是嫁个本地人(嫁老头最没难度)。男主和继父在奥地利都是loser,跑到乌克兰去赚钱,继父到了乌克兰,就跟某国人到了越南一样,拿钱让酒吧女孩撅腚展示生殖器,学狗爬,过足了皇帝瘾......
7/10。空间构图的精妙设计特别对口,色彩缤纷的室内装饰却覆盖着简洁朦胧的苍白幽光。群像正面摆拍的平面镜头凝视那些流浪狗般偷生的小人物,如打扫卫生间的工人、啤酒浸身的羞辱、质问老人的尿枕等段落,有种把人当猴耍的残忍。导演还把对宗教的关注隐藏在医院墙上挂的十字架,就是叙事碎到看不懂啊。
导演较之狗日子,这部影片风格更加强烈,两个故事线交错进行,阴郁冷峻的色调和大量固定对称长镜头有点zoo的范。孤独·压抑·无力感始终是导演通过电影直观表达的情感。赛德尔的电影充满的是生活细节,没有太多故事性,而是通过镜头里的细节来推动故事,仅仅只需一个爆发点就让人陷入其中比如两个女人
双主角,无交叉。其实更像是一个描述所谓低端人口的纪录片。最难得的恐怕就是导演那一份写实到底的心,甚至仅有的温情也是苦涩的。做保洁,做保安,事无巨细的听操作规范,妓院的性,老人院的死亡,越是底层越距离人最根本的需求越近。不美化,只是把生活底层的一面原本展示,在奥地利或者乌克兰没区别
迂回在生活边缘,这种衷于表达用力生活刺痛感的影片不在少数,但是架构起双线叙事结构,分别从乌克兰和奥地利逃向异地的“进出口”设定,是新颖的。独具匠心地制造非定向流动的秩序,且让他们在尝试后发现依旧艰涩。你仍旧拦不下愿意搭载你的车,依旧找不到可以深爱你给予你世界的人。现实得苍白露骨。
第三世界苦难景观史双线叙事但有趣是没有交汇乌克兰护士单亲母亲来到奥地利做过色情视频直播女郎保姆最后来到医院护理老人差一点和老色鬼结婚留在奥地利结果跳完舞后心脏病发死奥地利青年做保安被人羞辱欠一屁股债和色鬼继父来到乌克兰做糖果机生意晚上在酒吧受不了色鬼父组织有点弱略偏
一看到电影落幕最后的字幕“死亡...死亡”,就坏了,这股清冷劲儿,惨劲儿立马被矫情的升华了。两个惨淡的年轻人以及让人绝望的生活环境足以一窥东欧的颓败。另外影片在摄影构图上总是在故意找一种对称的硬构图,仿佛是想营造一种凝视的视觉意味,不过做的让人觉得有些僵硬了...
如果出于专业角度,我可以用我学习的电影理论、社会学、精神分析来写几千字的影评来说出这部电影哪里好,但我不想,我的豆瓣是私人的。冗长的镜头,碎片化缓慢的叙事(全是废戏),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基本带有了所有我认为的“电影之恶”。离开了蒙太奇,电影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