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由
只能听歌,不要看剧情哦.刚好今早听the psch files podcasr讲到这个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话题是authentic self,其实就是讲人总会觉得真实的自己是美好的,各种不美好都是外界环境造成的,如果所有人都这么觉得,哪岂不是所有人的true self都一样,还提到了role expectation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不能generealize. 平心而论,我就觉得其实真我本我奸懒谗猾屁,但我也估计我不是一个人。You don't necessarily need to kill the old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new you, or to kill the inauthentic
2个小时的音乐传记片还是装不下Elton John跌宕起伏的人生,仍有类型电影片段拼接和自圆其说的短板,转场比较生硬,但讲故事的方式不至于落入俗套,观感也是一直被刺激着,且是一个现代社会关于爱的问题:从缺爱的脆弱敏感到质疑爱的存在的孤独最后选择爱自己,颇具放飞性质的音乐形式都是传主本人和拼命蛋蛋为这部传记片带来的精美外包。节奏的话,前期只是很无聊很规矩,中期偶有个人层次的延伸拓展,到了后期那情绪就是横冲直撞的,暴击的宣泄和破碎的表达,每一次以为他不行的时候他又站起来继续他那操蛋的人生和“事业”,解决方法就很粗糙,唱着唱着到高潮然后宣告落幕了。麦登这造型是一秒打回解放前啊,《灰姑娘》傻大咚王子历历在目;至于小铃铛就是一抹温柔的亮色了,好,我永远爱小铃铛。
波西米亚之后又一部音乐电影,讲述音乐传奇Elton John的传奇人生(就是要2X传奇),之前我竟然不知道John取自约翰列侬,涨知识了。音乐天才的人生,开了挂一样的一帆风顺,甚至让人怀疑是网络爽文的男主,天赋溢出天花板。Your song竟然是早餐后随便谱出的曲子,还是兄弟情。而Elton的舞台太太太tm炫了! 话说英伦rockstar共同点大都三选二:1.嗑药 2.早逝 3.同性恋。贪婪的情人,不幸的家庭,但Elton有一个好兄弟Bernie,从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到I’m still standing的宣誓回归,真的令人唏嘘。回想同样辉煌于70年代的音乐大佬,谁不是psychedelic的过来人。
我并不了解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人埃尔顿.约翰真实的人生,我也非常喜欢这首《火箭人》这是我至今最爱的一首歌。但是这部传记电影里的约翰的做派则极度让人反感!通篇下来,《火箭人》就像是关于埃尔顿抱怨自己人生不公的泄愤片,抱怨自己童年被父母冷漠,抱怨自己因为滥情而勾搭上人渣男友兼经纪人,抱怨自己的朋友与自己疏远不够了解自己,抱怨自己的人生只有孤独。埃尔顿一直在抱怨,而这些抱怨却又那样空洞无力,反倒让他更像是个“无病呻吟”的懦夫,埃尔顿.约翰的人生真的不公吗?优越的家庭让他可以自小学习钢琴,年少就前往皇家音乐学院进修,出道即巅峰,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人!然后他和你说他的人生“很惨”,我作为一个平凡人,有被冒犯到。
什么叫火箭人?当看到片中他离地升空那一刻时,我突然想到,就是这样啊,一飞冲天,然后孤独地留在高处不胜寒。还有,童年时期爱的缺失果然对一个人影响巨大,要么成为罪犯,要么成为艺术家,幸福的人是当不了艺术家的。本片的电影感和音乐性都要强于《波西米亚狂想曲》,蒙太奇转场和超现实桥段都用得十分华丽(不过仍然是匠气多于灵气,比不上《盛夏》的天马行空登峰造极),但奇怪的是它却没能让我产生《波西米亚》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总觉得人物刻划还是有点流于表面了,个人认为在泳池底和童年的自己合唱是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了。另外,蛋蛋的表现堪称完美,简直神还原,更不用说里面的歌都是他自己唱的了,完全不逊于新科奥斯卡影帝,甚至更胜一筹。
从小得不到父亲的爱,长大背负母亲那句“没有人会真正爱你”从而一生都觉得孤独,也封闭自己,依赖药物。全片主角的思想与歌融为一体,等到最后终于跟每个人和解,包括自己。现在他与老公生活幸福真的很棒,遗憾看不到荧幕爱情。关于他和伯尼,我真的太喜欢了!两人一见如故,唱着傻傻的歌约会了一整天。伯尼如果没和姑娘跳舞,那个渣男哪有机会。中间伯尼说他要一个人去农场,我真想要主角和他一起去,回到二人世界。最后他们终于说出了我爱你,他也终于第一次挽留了伯尼,虽然伯尼说现在该是你一个人面对的时候,但他这种孤独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想买个大庄园 与你同栖”“我唱这首歌是 给你的礼物”“人间最美色彩是 你的眼睛”
怼一些热评: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里主唱弗雷迪墨丘利也有吸毒嫖娼啊,罗杰泰勒(鼓手)在电影里也展现的很风流啊。布莱恩梅(吉他手)一个好端端的物理学硕士天文学博士本来就不像是摇滚明星,吸烟他都反感,更不要说吸毒了,他还最喜欢吃素呢。约翰迪肯(贝斯手)没啥存在感,看他那样更不像是吸毒嫖娼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只不过是把主角的经历改的更传奇了点,并不是像高晓松等人口中说的那样因为两位老爷爷监制而”瞒了点东西”。只是弗雷迪也谈了很多男友,电影里面没有展现出来,但是如果拍了也不一定就是非是R级。所以波米并不是乐队清洁史。
类似爱乐之城,芝加哥形式的音乐传记片,而不是像波西米亚、唱街、昨日奇迹这种正常的音乐传记片。各种华丽的转场,情绪的铺排,人物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和解。情节完整,逻辑清晰,感情充沛,音乐好听,人物弧光明确。各色人物性格清晰,印象深刻。吸毒,同性,嗜酒,几乎所有成名明星的歪路全部都走过,最后回归正常,重新开始创作,整个过程看下来让人特别感动和同情,真心不错的电影。希望看到更多的类似音乐传记片,类似杰克逊,林肯之类耳熟能详的音乐人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也希望能看到中国的音乐人的传记片。
大家都把它和前段时间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比较,两部或许各有所长;最大的感受却依旧是那个教诲:不要去莫名地羡慕或憧憬他人的生活,因为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想象而已;所谓“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风光之下被遮蔽的失落与痛苦,就是伴随着埃尔顿大半生的阴影。无论如何,自从听到大姑妈的歌,就被他这么浑厚有力的声音吸引了,唱歌至于他,真就像是天生的;而且他有许多歌还是挺心碎的。另,蛋蛋也不像大姑妈啊,但演的挺有趣的,最主要还是大姑妈自己是奇装异服大佬!
这个世界本来是多元的,只是被权力二元化了;少数族群并不真的是少数,只是不平等的规则把多数突显出来了,他们横行霸道。因此,已存在的极强烈的多元符号,尤其歌星,大多都是从反抗二元开始的,童年极端的羞涩意味着成人后极端强调多元。这部电影试图用多元来讲故事,恰恰就像是上帝视角施以怜悯那般,它看似在表现多元,实则仍然是在扼杀多元,外显于剧本和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刻意之感,它虽是传记,仍难免流于谎言。比波西米亚好,佳章很多,喜欢蛋蛋的白耳坠。
居然拍成了音乐剧!很惊喜。我对埃尔顿强了解很少,印象还只停留在can you feel the love.不看这电影还以为your song是红磨坊里原创的,哈哈,原来这么多耳熟能详的歌都是埃尔顿的啊,确实很有天才,不过故事还是老套了些啦,不能像其他传记那么震撼。蛋蛋现在越来越长蹉了,到后面的造型真是看着很像埃尔顿本人,歌好像都是他本人唱的,很想看Jamie bell唱啊,可他就唱了一首啊
尊重史实,直面主角嗑药和同性的经历,光这点就要大大大大大大大赞赏!歌也好听极了一直跟着唱!但歌舞和传记杂糅导致情绪断层,剧本也有问题,三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偶见突兀,如果专注传记拍法口碑会更好。但很钦佩电影只展现了Elton的戒瘾之前的故事而不是大俗讲他如何是gay icon以身作则影响了一代人的众所周知的历史,这样才让最后的gay也能找到真爱格外催泪。记于台湾树立亚洲榜样的第一天。
最初知道EltonJohn是看狮子王时候听到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简直唱到灵魂里 美如天籁 多年以后还可以张口就来 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艺术家都有作妖的一生。这是一个关于丢失自己并且找回自己的故事,Elton成功了,今天他应该是矮大紧口中大师辈出的那一代人里 为数不多的还活着的大师了。并且说他是摇滚巨星我不同意哎 明明他曲风那么多变好吗~